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判断推理练习题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8-08-01
  • 1.城市气候是指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所述不属于城市气候表现的是:

    A.市区的严寒、霜冻日数比郊区少,无霜期长,有时还发生市区降雨、郊区降雪的情况

    B.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杭州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

    C.东京、伦敦等市区年平均相对湿度比郊区低5%左右

    D.北京市在冬季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严重雾霾天气

    2.所谓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所认识、所意欲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客观事实不一致。包括以下四种:(1)客体错误,指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2)对象错误,指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如误把甲对象作为乙对象加以侵害。(3)行为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或行为手段存在错误认识。(4)因果关系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发展有错误认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对象错误的一项是:

    A.某警队破获一起贩毒案件,在与毒贩交战过程中将对方一人打死

    B.李某意图杀害甲,但在黑夜中将乙误认为是甲而加以杀害

    C.江某误认为正在追捕人贩的警察在与他的朋友打架,于是上前将警察打伤

    D.某药店误把砒霜当作石膏卖给豆腐店老板赵某,导致赵某在服用了自己制作的豆腐后死亡

    3.解释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解释性报道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解释性报道的一项是:

    A.甲、乙两国发生战争,丙国媒体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分析了战争发生的原因

    B.某新闻网站对嫦娥三号探测器的运行过程、轨道选择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探月工程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C.诸多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并及时更新最新的灾情,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D.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到我国访问时总会引起广大媒体对该事件的政治含义的解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B】

    解析:城市气候定义要点是:城市化影响形成的局地气候或小气候。B项杭州市连日阴沉,降水不断的原因是梅雨季节的到来,不属于城市化的影响,故应选B。A项属于“热岛”;C项属于“干岛”;D项属于“混浊岛”,都是由于城市化影响所造成的。故答案选B。

    2、正确答案【B】

    解析:对象错误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对行为对象认识错误。A项不存在认识错误,不属于对象错误;B项符合定义;C项是误以为侵害的是他人的健康权,实际上阻碍了执行公务,属于客体错误;D项把砒霜当作石膏,结果造成了危害后果,属于行为认识错误。故答案选B。

    3、正确答案【C】

    解析:解释性报道定义的关键信息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A项“战争发生的原因”、B项“对各个领域的影响”、D项“政治含义的解读”都属于解释性报道,而C项只是对四川汶川地震这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并未涉及分析成分,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故答案选C。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