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行测练习:逻辑填空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8-09-26
  • 1.

    如何克服文学批评中的主观主义,如何恢复批评的尊严和功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高批评家的(  )素质。

    A.自身

    B.自我

    C.整体

    D.主体

    2.

    选择目标是人生最重大的自我设计,必须切实了解自己的         和环境的利弊。目标可以定得高一点,但必须切合自己的实际——否则,便绝无实现的可能。          的人生不能离开了脚踏实地的前提——凌空蹈虚是极少数大科学家与大艺术家的专利或特权,绝大多数的人是效仿不得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短 志存高远

    B.优势 辉煌灿烂

    C.特点 高瞻远瞩

    D.好坏 淡泊名利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脑充满了大量高效的工序,这些工序        1000亿到2000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构成。

    ②“身在红尘,心在青山”是句蓄满了生活深思的哲言。身在红尘而不想被“红尘”          ,只有保持着对浊世某种程度的疏离和超越,这样才能真正         出生命的意义。对青少年而言,这或许是一门无法从教科书中找到答案的功课。

    A.由 淹没 品尝

    B.从 湮没 品味

    C.由 湮没 品味

    D.从 淹没 品尝

    4.双方领导人强调应对存在分歧的问题进行高级别政治对话和各级别(   ),这对增进理解、扩大共知和()双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填入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商讨 提高

    B.协商 增进

    C.磋商 提升

    D.商议 强化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种困局,不仅 _____ 着政府的公信与权威,也 _____ 着不菲的社会成本和发展机遇。

    A.消减, 消耗

    B.消减, 浪费

    C.消损, 浪费

    D.消损, 消耗

    [page]

    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侧重点辨析和语境辨析。

    句首首先提出关于“文学批评”的问题,后面指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高“批评家”的素质,主语发生了转移;而 “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批评家”是这一行为的发起者,它与“文学批评”构成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而提高“自身”素质,只单纯强调了“批评家”自己,没有与前面提出的问题构成联系,据此可知“主体”更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第一空需要和后文的“利弊”对应,可填入“长短”或“好坏”,B、C项只表现出一个方面,可排除。第二空处填入的成语需符合文段整体意思,文段主题是选择人生目标,说明并非是“淡泊名利”的,应该选择“志存高远”,且“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相对应,故本题选A。

    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和虚词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中,只有“由......构成”这样的固定搭配,所以应当排除B、D项;“淹没”指沉溺、浸没,“湮没”指沉没、埋没,一般淹没与液体类或类似液体的事物搭配,所以这里选“湮没”更加合适,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本文文体风格属于正式体,因此根据语体正式程度排除口语化的A项“商讨”,和D项“商议”。“磋商”多用于正式场合,表示双方仔细商量和研究,交换意见。符合语境,因此本题选C。

    5.答案: 

    解析:

    根据文段的意思,表明困局对政府公信与成本的影响。消减指减退、减少,通常侧重于数量,较为具体;消损指逐渐减少或者有所损伤,而文中指的是政府的公信与权威,属于抽象的,故选择“消损”。第二个空修饰不菲的社会成本,属于固定搭配,浪费成本,而消耗通常形容精神、力量,而不是成本。故选C。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