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每日练习:公共基础知识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9-09-16
  • 1、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较为常见的意象,往往蕴涵离别之情,下列名句中不是表达送别意象的是:

    A、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3、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下列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B、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野生动物

    C、除农村集体土地上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外,其他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D、持政府颁发的猎捕证猎捕野生动物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由政府和猎捕者共同承担赔偿

    4、甲某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个检查站,检查人员朱某正要登车检察时,甲某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车门不放。甲某为了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到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甲某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5、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B、思维是人脑的存在形式

    C、运动就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错误,出自王之涣《凉州词》,戍边的军士听到《杨柳枝》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劝慰大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项错误,《渭城曲》是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C项错误,《雨霖铃》为柳永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D项正确,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故正确答案为D。

    2、正确答案是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王昭君是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人物,李香君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而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

    故正确答案为C。

    3、正确答案是A,

    解析:A选项正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

    B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C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条第1款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第8条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就是说,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只有一个,即国家,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成为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者;

    D选项错误,政府颁发的捕猎证只是政府确认了你的捕猎行为合法,但是因为捕猎行为给别人造成损失,当然你要捕猎人要承担责任的,因为损失的造成和你的捕猎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捕猎人当然承担法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A。

    4、正确答案是B,

    解析: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某急刹车的目的只是想摆脱朱某的检查,并不希望杀害朱某。

    故正确答案为B。

     

    5、正确答案是B,

    解析:B项错误,“思维是人脑的存在形式”是唯心主义观点,是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意识在本质上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从物质器官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人脑也是物质,所以说物质是意识产生的主体。同样,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