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教育

网站公告:
  • 行测言语题:执点睛之笔,与子成公

  • 信息来源:辅政教育    浏览次数:    最后发表时间:2018-11-13
  • 良好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一名准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在笔试题目中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方面考察理解能力的题目会比较多,最典型的的就是逻辑填空部分。有不少人认为,逻辑填空要选出一个能够表达作者意思的词语,因此考察侧重的是表达能力,但事实上,做这种题目的前提就是要通过题目先领会作者的意思,然后才能够准确选出正确答案。

    也就是说考察表达能力的前提是考生的理解能力必须先过关。其实出题人在选择选项的时候,有一个方向就是把能够在全文中起到点睛之笔的词语去掉让考生去选,那么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思考一个问题:给出的选项中哪个词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试题展示】

    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就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必须在当代____地得到传承。这种认识或许有助于____传统文化的经典性,但这也决定了传统文化只能被小众欣赏。这名为保护传统,实则____了传统与现实,终将使得传统文化被历史尘埃所湮没。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板一眼 凸显 混淆

    B.原汁原味 维护 模糊

    C.原封不动 保持 割裂

    D.一字不差 发扬 阻断

    【思路点拨】

    先来看文段主要意思,文段其实主要说了一件事:一些人认为文化遗产就是不能做出任何变化,应该全部继承。作者认为这种思维对传统文化传承不利。

    理解了文段意思,那么接下来看选项。第一空的词语应该要能够清楚表达作者意思,即:不做任何改变!

    选项中A选项“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这个词语的两个比喻义中,第一种与作者认为的对传统文化不利的结论不符;第二种比喻义是用来形容做事不灵活掌握的,题目中说的是“传承”,不存在掌握不掌握的问题。

    再看B选项,“原汁原味”:食物原有的汤汁和味道,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文段的意思与食物无关,更与是否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无关,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C选项,“原封不动”: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意思与我们理解的作者意思完全一致,并且是对作者原意的浓缩,填到文段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作者原意更明晰。因此正确答案就是C。

    D选项给出的词语是“一字不差”,意为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一样。原文中说的是“文化遗产”,并不全是文字内容,所以D选项也与作者原意不符。

    【分析】

    整体上来看,只要能够理解作者原意,并选出能够完整表达作者观点的词语,这类题目的正确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先理解后表达,并且理解更为重要,是做对题目的前提。希望各位有志成公的考生们都能够快速练成执点睛之笔的妙手,在公考的征途中点睛成公!

  •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
  •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凌华辅政教育 www.zjfzgwy.com  备案号:浙ICP备13006442号 
    电话:0571-89839908(杭州)0579-82887768 (金华)13336143337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浙师大科技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